你今天『在家教育』了嗎?

–理事長 張康維–

  記得有一次陳牧師在聖經營中語重心長地分享,到現在都令我印象深刻,他對在座的父母說,我們是『慕真在家教育協會』,所以重點是在家『要教育』,但是有些人『在家』,但是卻沒有『教育』。語畢,引起一陣哄堂大笑,但是我們做父母的心裏面知道,這是一個多麼嚴肅的問題,甚至有時候連作夢都會被嚇醒的問題,我們把孩子帶回家到底是為了什麼?孩子是會變得更好?還是越來越走下坡?

  有人說,做在家教育是一種『選擇』,因為不管是在學校或在家教育,都有其利弊得失,並沒有哪一個是『絕對』的好,只能說哪一種選擇對孩子『比較』好。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學校環境,可能做的選擇就不一樣。既是選擇,您是否曾想選擇什麼是重要的,要給孩子的影響是什麼?如果只是不喜歡學校(如同儕、老師、課業壓力),而想逃離它帶回到家裡,這類型的在家教育是屬於比較消極的,雖然壓力減少了,暫時孩子過得比較快樂,但可能沒有得到好的造就;相較於積極的在家教育,是有目標有計畫地提供孩子學習的養分,珍惜孩子在身邊的寶貴時間,引導與教育他們。

  不久前慕真在新竹、高雄辦了二場『升學經驗分享』的講座,目的不是著重在如何準備學科考試、如何考取高分的技巧,而是想要提醒父母幾件事:

  1. 在家教育不管多久,絕大部分最後還是得回到體制就學,而且通常必須經過一定的考試或甄選,證明具備某些專長,才能到心目中的理想學校,所以能力與專長的培養很重要,我們必須要預備讓孩子可以『接軌』到學校。
  2. 認清這個事實之後,應即早跟孩子訂定不同階段的計畫和目標,並按部就班去執行。
  3.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陪伴很重要,包括引導與訓練。

  我們可以利用與孩子一起學習的機會來培養跟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因為陪伴的過程本身就是跟孩子建立關係的最好機會;也可以藉由學業教導孩子負責任的態度、做計畫的能力等。學業是如此,其他方面,像品格、信仰、才藝等,何嘗不也是一樣,都可成為一種讓父母有機會教育孩子正確價值觀的媒介。相反地,我們不希望只是讓孩子隨性地『自己學習』,好壞自負,父母等於放棄了教育孩子的權利和責任。此外許多人對於『快樂學習』也有一些誤解,它本身是很好體驗,但不應成為目標, 更不應成為無法忍耐吃苦的藉口。

  再回到慕真的宗旨,一直載明在慕真網站上,這是二十多年前一些創始家庭,非常有智慧的看見:

  相信教養子女是 神託付給父母的天職,而不應由政府或學校負擔所有的責任。因此鼓勵父母在不違背政府法令的原則下,全職在家教育自己的孩子

   鼓勵父母以聖經為生活各方面的最高準則,先以身作則,再藉著在「信心」「德行」「知識」(彼得後書1章5-7節)各方面循序並均衡的教導,以培養出敬虔的後代。

   相信在家教育是一種生活革新運動,在真理原則中建立蒙福的家庭,為國家社會注入正面積極的影響力。

  宗旨的內容點出在家教育的關鍵在父母,並在「信心」「德行」「知識」上好好的教導孩子,這是上帝給父母的託付,也是一種榮幸。

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