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睦宣/筆
一、家庭:故事的序頁
故事,得從家庭開始說起。
講到在家教育的學習背景,就一定會講到家庭,因為在家教育在我的生命當中的經歷,最原始的動能就是家庭。戰鬥家庭,別人是這麼形容我們家的。
回憶起國小、國中九年的在家教育時光,第一個清楚浮現的記憶,就是家庭,是一幕幕與家人相織而成的記憶。家庭,是我在學習的記憶中,深沉而鮮亮的一頁。稱之為「動能」,是因為家庭關係驅動了我的生活與學習,是求學的第一個「班級」,也是第一個「社會」。而這個「社會」,充滿了冒險的因子。
「在奮力嘗試以前,別說那是不可能的事」
彷彿箴言,父親的話總在我們準備要退縮放棄時,點燃一把勢在必行的火炬。
從小父親就挑戰我們要去登高山、騎單車旅行。所以在年紀小的時候我和弟弟就很習慣要去高山上住在帳棚裡面,也要去游泳溯溪,去碰那冰冷刺骨的溪水。「我們為什麼不在家裡就好,家裡也可以學習啊!」但那時候父親就是義無反顧,覺得這件事是很重要的嘗試,也是帶我跟弟弟去有這些生活的經歷,要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很大。 特別是體能挑戰這一塊,我在小學畢業時,我們就去單車環島;國中畢業時,我們去絲路單車旅行;小學也是五、六年級,我們去爬玉山;國中去爬雪山,去橫渡日月潭,去做了很多很多這些極限體能挑戰。到高中參加一天騎完三百公里單車的挑戰賽以及鐵人三項的正式競賽,這些其實聽起來都是很瘋狂,一般的家庭不會去嘗試的,但是爸爸就會帶我們這樣做。
睦宣
突破與挑戰,這是段經歷的關鍵字。由上述事例可知,我的家庭教育是透過自然教育的方式來培養生活知識與學識,透過實務經驗的觀察與探究,來刺激學習者的感官認知及問題意識,藉此建立「處處可學習」的生活習慣。此外,多元的戶外冒險教育也是家庭的教育風格,以鍛鍊體能的活動──登山、騎車、游泳等戶外活動,提升學習者的「恆毅力」,不僅是為了突破更多的體能限制,同時也在傳達篤實、堅持、勇敢的品格。這種由外而內的訓練與學習,是冒險教育的重要內涵。在戶外冒險教育中,經由直接參與具有挑戰、高度冒險及新奇成長體驗的活動設計,來學習人際之間與個人內在的能力,達到個人成長與發展的教育目標。
在家教育期間,在父親的帶領下,迭有透過冒險教育進行自我挑戰及省思的經歷,並且在每次的體驗學習後,都為進行回顧、反思及檢討,規劃下一次的挑戰學習任務。如今回想,當時我父母便是在有意無意中將「冒險教育」融入「家庭教育」中,使在家教育的學習狀態不會只停留在家中及社區,而能走進山林自然中。
我們並沒有一個制式的藍圖,沒有步驟一、步驟二,我們是且走且戰且學,是有很強的理念,可是是邊走邊修邊學習,知道那個終極目標是那個樣子,可是要怎麼做,我們也是請教很多人,看了很多的書,然後也詢問一些過來人的經驗,所以這個過程還真的是憑信心一步一腳走出去。
伯華(母親)
無處可躲,是在家教育最寫實,同時也是最可貴的特色。一步一腳,是踏實與執著的累積。從母親的訪談可知在家教育必非一開始就朝著具體的目標穩健而行;相反地,是在不斷探索和修正中找到一條路徑。同時,可看出在家教育父母及孩子都需要強大的生活彈性及適應能力,才能在生活中即時調整學習方式,也在關係中調適自己的溝通和情緒。
綜上所述,當教育回歸家庭,便自然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且為家庭成員共同承擔的責任。親子之間少了第三方學校的緩衝,即便遭遇困難,也無處可躲,反倒能在困境中激發新思維,也因為觸手可用的資源相當有限,使在家教育家庭需要建立人脈資源網,以滿足不同的教學需求。
正如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理念,在家教育更是根柢於「理念」上的教育方式。即便年幼,進入學齡階段後,我很清楚父母並非著力於培養我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達人,抑或是繼承他們的職業衣缽。他們在乎的,始終都是我的信仰、品格,以及生活能力。
我的家庭與童年,是破浪後的整裝港灣,是一間沒有鐘聲的學校。
二、信仰:走一條較遠的窄路
森林裡有兩條岔路,我選了一條人跡罕至的路,而這讓一切變得如此不同。
Robert Frost
有一次,我記得一群在家教育學生、同學在一起聊在家教育的這些過往。然後,大家不約而同對於這樣的學習方式有一個結論──這是一條孤單的路。 ─睦宣
這是一條孤單的路。所謂孤單,是選擇走上一條人跡罕至,又前途迷茫的道路。並非只因為國內在家教育的家庭為數稀少,更深的孤寂感來自你並不確定「在家教育」的未來是什麼樣子。當學習從體制課綱出走,課程地圖彷彿一片縹緲的荒漠,沒有明確的方向。
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
《聖經˙詩篇》
基督教信仰傳至我輩,已是家族中的第四代。換言之,幾乎整個家族都是基督教徒,自幼勢所必然在基督教文化的耳濡目染下成長,生活相融於教會、禱告、讀經之中,逢年過節的儀式,是與重要的親友相聚,數算生活或大或小的恩典,並獻上感恩。基督教信仰是我們家的核心信念,可說一切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都根柢於這份信仰之上,影響至深。
基督教於我們家而言早已不是宗教,而是生活。在家教育的肇端,就是從信仰開始。
我們當初在宣教士的家庭裡面看到這樣一個(教育)模式,才確定要走這條道路。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們希望在這當中裡面,就是好像就是宣教士一樣在任何地方,走到哪裡,都可以學習。
榮安(父親)
父親的話,清楚點出因為受到海外的基督教宣教士家庭所影響,開始認識接觸在家教育,進而決定用這樣的教育方式來教養下一代。並且是「隨走隨學」的學習,打破課程、校園、時間的限制,讓孩子透過生活的大小事物來學習。
我覺得有一個是信仰的信念,很重要,因為我們覺得家庭教育遠比在學校裡面來的甚至更重要,所以信仰在我們家很真實。
綜上所述,在家教育的生活充滿各式「阻力」,內在的煎熬與疑惑、外在的輿論與困境都在動搖家庭教育的信念。相較於主流的學校教育,在家教育是一條孤寂而崎嶇的「窄路」,走的人少,能參考的資源也相當有限,很多時候有如在五里霧中踽踽獨行的扁舟,不確定航向與航程。而信仰始終是我們家定向的座標,是流沙中的磐石,也是亂箭中的盾牌。能時時校正家庭教育的初心,是信心、盼望和愛,是用生活經歷所印證的真實,是勇於面對失敗的韌性,是持守原則的自由,是在看似沒有選擇的體制中,選擇走一條人跡罕至的窄路。
選擇在家教育,一如我們的基督教信仰。《聖經》有言:「引到生命的,那門窄,那路狹,找著的人也少。」或許在決定相信的同時,也決定踏上一條狹窄的路。在學習的兩條岔路上,我們家選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因此,生活的一切變得如此不同,如此精彩。
窄路不窄,是因為在家教育不是侷限「在家」,而是用真實的生活拓寬學習的視野。
「圍牆之外」的在家教育階段,是由家庭、信仰及生活所建構出的學習體,其核心精神來自「基督教信仰下的家庭觀」,而體現於強調觀察、實作、思考及表達的教育方式。此階段的學習並沒有特定範圍、內容上的限制,是屬於較為自由的學習環境;然而,學習的自由乃建立於「負責任」的前提之下,是為「有原則的自由」。學校教育強調規範,看重團隊精神與群己關係,而在家教育著重個人情志的展現,勇於突破框架,且注重適性適才的教育方式。
其實,在家教育不是獨立於學校之外,另闢一條獨創奇險的教育蹊徑。相反地,是讓教育回歸家庭,讓學習回歸生活,培養學習者成為自主獨立的個體,在廣泛的社會環境中探索,再深化學習者的性向發展,藉此成就孩子的全人教育。由此觀之,在家教育的教育方向不也是現今十二年國教新課綱「自發、互動、共好」的精神?以「成就每一個孩子」為教育的最終境地?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學習的路途有千百條,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
在家教育與學校教育一牆之隔,實為殊途而同歸。
三、省思:從一首詩凝視一段生命故事
九年在家教育,七年學校教育,而今在國中校園執教為人師,恍然已過五年。這首詩的意境,恰是我生命故事的寫照。
縱然 你已去遠
想此刻又已隔了幾重山
我依然停頓在水流的中央
努力回溯 那剛剛過去的時光
想你從千里之遙奔赴到我的身邊
原也只為了這一刻的低徊和繾綣
從雲到霧到雨露 最後匯成流泉
也不過只是為了想讓這世界知道
反覆與堅持之後
柔水終成雕刀
—席慕容
因著愛與信仰,家人為我選擇了一條教育別徑——在家教育,以九年的時光滋潤了學涯的前半段,更將是一生的祝福,讓我懂得生活,懂得學習,懂得把握所擁有的時間,以及珍惜身旁的人事物。但此刻,那段時光已然去遠。身為學校老師的現時,在家教育已彷彿相隔幾重山的距離,一段值得追憶的曾經。
此時,我正在水流的中央,在理想與現實沖擊最激烈的地方,停頓在這裡。幸而,是停頓而非停滯。停頓,是帶著力量的中流砥柱,是選擇有所為而有所不為的姿態,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習得最有果效的方法。懂得停頓,而不與進度和輿論隨波逐流。能在繁雜的教學與行政工作中停一會兒,然後回溯這一路的生命風光。
「我為什麼成為老師?」
這份職業原不屬於我,相隔甚遠,何以成為我今日傾心竭力的工作?思忖至此,我仍詫異上帝從千里之遙引我走上教育之路,先是取得萬中選一的公費資格,彷彿預先注定,並在我的學習中一路安排恩師與益友,有如天使相伴。只為了這一刻,讓我與這片鄉土上的學生相遇。「從雲到霧到雨露 最後匯成流泉」,從縹緲的雲霧,轉為實然的流泉。一步步教導我學會謙卑,學會低下身姿,看見身旁的需要。這一切的經歷,是為了使我知道,生命終有一份命定,是在我的才能與這個世界所需要的交會處,並且堅持於這個職分。反覆砥礪與學習,反覆尋求與交托,然後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將會生出盼望,柔水終成雕刀。
柔水與雕刀本是兩相對立的存在,一柔一剛,醞藉與鋒利。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執著,柔和的水成為無比強韌的刀,能劃開山脈,刻出鬼斧神工的峽谷。在家教育與學校教育又何嘗不是兩相對極的制度?一個不受時間、空間所限制,專注於學習者個人與家庭的特質取向;另一個則處處依循課綱和法規而行,蹈矩而循規,重視團體精神與群體的效益。兩個如平行線的制度,卻在我的生命中出現交集。
一位出身在家教育的國中教師,沒有正式參與過國中生活的學校導師,會帶來什麼樣的教育?我也不確定。正如現今動盪的社會,面對模糊的未來,世事難以預料。我唯一能把握的就是帶著信心持守上帝所託付給我的職分,然後不時回頭數算這一路的恩典故事,生命的軌跡也就越來越清晰了。
凝視這個衝突而存在的身分,這一切都是要讓我明白,這並非憑一己之力所能成就。我所能堅持的就是每一天工作日常,還有每一次在教室內外與學生對話的契機。盼望柔水終成雕刀。
於是,故事還在持續敘說著。
可見栽種的算不得什麼,澆灌的也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因為我們是與神同工的。
《聖經˙哥林多前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