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在家教育的盲點』一文(上)

–理事長 張康維–

  最近有機會把很多年前慕真發給會員的一篇文章再拿出來重新讀過,仍然覺得心驚膽顫、句句珠璣,對在家教育的父母來說好像一道X光,可以好好地檢視一番。很多年前看這篇文章時,孩子還小,許多裡面的提醒只是用想像,但現在孩子大了(最小的孩子已經回到高中體制就學),更能夠真實體會到作者所提的諄諄告誡。

  文章中(作者Reb Bradley牧師)首先點出做在家教育不等於孩子就會結出敬虔愛主的果子,也有後來遠離主,行為嚴重脫軌的。這些是父母非常不能夠接受的,尤其是做在家教育的父母,因為當初付出許多犧牲,期望得到美好的結果,竟然不能如願以償。在這裡我把文章中提到的盲點,先提出幾個重點:

  • 有著以自我為中心的美夢

  我們為孩子所編織的美夢,為何會那麼容易破碎呢?其原因是 – 那些都是我們自己的美夢,但強加在孩子身上。父母可能會因要滿足自己的成就感,而斷送了對子女們的愛,關心自己的成分反超過疼愛子女。

  • 強調外在的表現

  太過專注事情的結果,往往會導致過份在意外在的表現。我們的注意力若完全集中在結果,很自然地就會羨慕別人教養孩子很棒的成果,而不是考量到每個孩子能力與差異。

  • 按公式做法而行

  在家教育家長常常遵循公式化的方法教養孩子。我們為了使自己在教養孩子上得到成果,常尋找準則和信條以確保會成功。

  以上這幾點讓我再次反思,希望我們做在家教育不是要成就我們做父母的夢想,有時可能潛意識會覺得做在家教育好像比較『優秀』一點,也要求孩子要比一般的孩子有較好的外在表現,才不會丟父母的臉?這些都是太以自我為考量,而沒有真正考慮到孩子真正的需要。孩子需要能夠按照他們的特質和意願成長,而不是按照父母的,父母應該多多站在鼓勵、輔導的角色,而不是要孩子達成父母理想中的目標。在文章中提到一些真實的例子,如有時候因為太要求孩子的外在表現,反而讓親子之間出現裂痕,以後到了孩子年紀可以脫離父母的時候,他們就可能出現悖逆的情況,也就是說若把目標放在親情之上,有一天可能會反撲,長期來看是得不償失的。

  沒有一個教養孩童的公式可以套用在每個孩子身上,都需要量身訂做,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需要倚靠上帝的智慧,仰望上帝的帶領,讓孩子能夠發揮所長,完成上帝在他們身上的命定。盼望現在還正在做在家教育的父母,能夠早一點認清盲點,不要踏入前人的錯誤。而已經完成階段性在家教育的父母,補救和導正永遠不嫌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