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聯合營 進階少年心得分享

  這次的書籍讓我大開眼界,在這之前我從沒聽說過這本書的名稱,也沒有看過類似的書籍,但當我拿到書時,我有種預感這本書將會改變我很多。果然,我讀了三分之一時,我開始理解書中的道理,漸漸明白我現在的習慣在將來會有哪些後果,也知道了那些我沒有的好習慣能帶給我的好處,於是我從那天開始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我用了循序漸進的方法,讓自己能夠慢慢習慣新生活,這也呼應了夏成老師在後來的課堂中所講到的重點。

其實,我不是第一次參加夏成老師的課程,記得第一次是夏成老師教導我們做生涯規劃,當時年紀還小,許多地方聽了不是很明白,卻一直沒機會問清楚;直到這次課程,才有機會將從前不懂的地方不斷了解直到明瞭至極,也趁這次課程學到了另外許多生活小技巧。

第十八屆 沈立


  經過了兩年,我終於畢業了,這兩年期間,我在約書亞舉辦的活動中有學習到許多品格,也結交了許多朋友。我很感謝約書亞有舉辦活動,讓我的自學生活逐漸走上正軌;還沒參加約書亞少年營時,我對學習很不上進,很怕麻煩,但是經過兩年的洗禮,我變得很積極,也在約書亞的活動中學習到如何規劃時間。我現在所要學習的知識變得比以前還要更容易吸收,對很多觀念也不會只死記硬背。是約書亞在我身邊都沒朋友時幫助我 ,是約書亞在我學習的途中遇到挫折時幫助我,所以我真的很喜歡約書亞這個團體。

第十八屆 林灼悅


  這兩年,慕真改變我很多。因為在學校、青年牧區等等,朋友都把髒話掛在口中,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受到影響;但來到慕真的時候,都感覺像受完洗禮,成為新造的人。進到營會的瞬間,過去所做的一切錯事,都被留在門口。希望未來我仍有機會參加,因為這對我來說不只是營會,而是上帝把我這頭迷失的羊,領回他身邊的機會。

第十八屆 林磊恩


  中午上夏成老師關於生涯規劃的課,讓我受益匪淺,我也感覺《七個習慣決定未來》這本書真的慢慢地改變了我的生活習慣。有不少好習慣我已建立起來,像是摺棉被、嘴裡常說感謝的話、鼓勵身邊的朋友等等……夏成老師和我們說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在講一位馬拉松選手如何養成跑步的習慣;在他還未成為馬拉松選手以前,他並沒有跑步的習慣,於是他給自己訂了一個計劃,第一天跑一個路燈柱的距離,第二天要跑兩個,每天只需要比前一天多跑一個路燈柱的距離;日復一日,他便養成跑步的習慣。這個故事深深影響了我,我曾有摳手的壞習慣,嘗試多次都無法戒掉;自從我聽了這個故事之後,我也開始給自己制定計畫,只要一天沒摳手,我便在紙上畫一槓,看到紙上的槓槓越來越多,我就獲得了很大的就感,慢慢地我便不再摳手了,感謝主。

第十八屆 俞以樂


  團隊合作的經歷也讓我受益匪淺,學習如何與不同背景的同學合作,如何在多元的環境中有效溝通。每一次的團隊專案都是一次挑戰,我們需要彼此信任、互相支持,才能達成共同的目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戶外營,大沐老師說不要只把自己的事最好,要顧及其他人的需求,要以團隊為中心一起合作。那時候我們要做弓箭,大沐老師竟然說「要先把團隊人數的弓箭都做好,再平分每一組弓箭是誰的」,這樣的分配方式讓大家都把每一組弓做到最好,不分你我;這樣完完全全以團隊為中心的經驗,真的讓平常做事很快又不顧及他人需求的我學到了一課。平常我只把自己的事做好,根本不會想到其他人,但我因此明白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我相信這將成為我未來領導一群人時,一項不可或缺的技能。

第十八屆 涂峰源


  這次的聯合營對我來說,是一次充滿挑戰和收穫的經歷。在準備參加營會時,我既期待當進階,也感到壓力山大;尤其想到要在大家面前發表畢業感言,更是讓我感到既緊張又喜樂,怕自己講不好,但又很期待可以把我這幾年當約書亞少年的收穫分享給大家。

對我來說,發表畢業感言是一項大挑戰,但是幸好在營會開始後,在佳琳老師的指導下,有成功把畢業感言背好。謝謝佳琳老師在營會開始前預先打來的電話,讓我可以在家裡先把感言寫好,不會到現場發現內容不夠,或者是有問題得再改。雖然上臺真的很緊張,但靠著事前的預備及老師的協助,終於成功把畢業感言講完。

第十八屆 張逸恩


  晚上參加聯誼也讓我印象很深刻,當時我在和少年們拍照,不小心太激動就提高了音量,也變得有點幼稚,有位少年就對著我說:「妳已經是進階的少年了,幼稚的行為不要再做了。」這個我自己最清楚,但我總是沒有好好的去達到;從那一刻起,我就開始請求神幫助我改變。

慕真的目的不是讓我們在營會中做榜樣就可以了,而是當我們回家時,當我們跨出教會的門時,要讓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能看見耶穌在我身上,讓別人藉著認識我而想要認識耶穌。

希望我將來參加下一個營會時,能夠成為一個成熟穩重的好榜樣,也不會輕易地因身邊的人事物而影響。

第十八屆 黃恬娜


  在夏成老師的課我學到,生涯就是生計、生活的自我發展歷程。第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要規劃自己的人生」,之前我只有每天過著生活而不會去想未來要做什麼事情,在講義中看到夏成老師把人生分成八個不同的發展期,這讓我更知道人生的不同階段,以及在每個期間的學習(成長)領域。第二個部分是「一定要讀大學嗎?」我覺得夏成老師說得對,有些工作不一定要浪費四年的時間讀大學,只為了那個畢業證書;像是如果要當醫生,我認為要有一個證書才能去醫治其他人,但如果是當鐵木工,我覺得不用,因為是一個技術。上完課後我覺得我要開始規畫自己的人生,非常謝謝夏成老師讓我知道自己的生活需要改進,希望下次可以再有夏成老師的課。

第十八屆 楊宗霈


  雖然前途不一定一帆風順,但在約書亞學到的東西卻會陪伴我堅持下去。約書亞的身分就像一件斗篷,使我不至於在寒冷的夜中瑟瑟發抖;約書亞的身分就像一枚勳章,是榮耀的象徵,使我可以抬頭挺胸去做他人不看好的事;約書亞的身分就像軍人的佩刀,給我勇氣去面對各種挑戰;約書亞的身分像一件軍裝,隨時隨地提醒我留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約書亞的身分像一顆超強力薄荷糖 ,使我在快走錯路時清醒過來;約書亞的身分像一盞明燈,使我在黑暗中找到方向!

第十八屆 劉毓璿


  在書籍討論的課程中,老師運用了許多不同的提問方式,讓我們深入思考自己的價值,並評估自己在各方面的表現。這些問題不僅幫助我更全面地認識自己,也讓我釐清了未來努力的方向。例如,有一次我們需要討論並找出書籍中各組的共通點,雖然一開始我們絞盡腦汁也只能想到四、五個,但在其他組的分享下,我終於豁然開朗,學到了新的角度和啟發。老師還提醒我們,在探索人生道路時,必須不斷地反思和自問,例如:「什麼是我真正看重的?」、「我想要成為怎樣的人?」,這讓我意識到,只有當目標清晰且具體時,才能實現實際而漸進的改變。老師也講了許多有關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在現代快速發展的世界中,我們該如何善用自己的優勢,讓我在國中這個時期面對未來要往哪走的問題時,能夠以更大的視野思考。

第十八屆 鐘傳恩


  整個帶詩班的過程,我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在面對有些失控的少年時,用冷靜的聲音嚴肅表達。以前我常常只靠自己解決問題,但這次我卻從頭到尾與人合作,因為我知道靠自己真的不行。最後是我學會聆聽,先聆聽,才能知道真正的問題點。第二天晚上心柔老師不在,只剩我和竣晴、芸霏主持大局。我從來沒有帶過詩班,我們三個是互補的、互相幫忙才能帶他們彩排。我們一直練到十八屆少年回到501教室為止,結束後,十八屆少年也給我鼓勵的笑容和手勢,讓我很安慰。

第十七屆 郭倚恩


  這次營會期間,我也學習在我的服事上倚靠神,而不是倚靠自己的力量。如果我在帶領敬拜時 ,把焦點放在會眾、敬拜團的表現,或是自己的表現上的話,就會很空虛,很無力,但是如果我願意把整個敬拜交給神,讓自己成為神的器皿,神就會賜給我從祂而來的力量和喜樂的心。我真的很需要仰望神,因為我也有分心的時候。一但離開神,我就不能做什麼。我很享受這次的敬拜!

第十七屆 郭允新


  每年的聯合營都會有西餐禮儀。以前在我還是初階少年時,我們只需要當服務生或是學習西餐禮儀,然而這次成為進階少年後,我發現每次的西餐禮儀能這麼順利進行,原因是有很多少年和老師在後台做了很多工作。在第一天的早上,我們一起把餐具搬到咖啡吧並且擺放整齊。在樓下的廚房,我們把各式各樣的食材分裝到保鮮盒,讓咖啡吧的少年可以快速地擺盤。大家吃完後,樓上的少年需要把用過的餐具搬到樓下,讓樓下的人可以盡快清洗餐具。西餐禮儀是由許多少年和老師共同合作完成的,這樣讓初階少年有了學習的機會。

第十七屆 楊琮渝


  課程中老師有提到,企業老闆不喜歡Z世代員工的三大原因:缺乏主動、良好溝通與專業精神。這幾項也是我們在自學時,努力培養的習慣,尤其是主動與良好溝通。在自學中我們需要自己規劃行程,也需要主動去做作業、家事,更需要與天天都在一起的家人和朋友好好溝通。很感謝爸媽讓我能透過自學建立好的習慣,變得越來越獨立,也陪伴我在失敗中學習。

第十七屆 張訢蕙


  營會之前我收到擔任詩班助理的消息,我非常的期待與興奮。營會之前需要打電話給少年們,確認他們練習的狀況。要主動和其他人打起話題聊天是我最害怕執行的一件事。記得鼓起勇氣打給第一位少年時,心裡撲咚撲咚地跳個不停,等著對方接電話。感謝主,使我有勇氣去完成我的服事,我從擔任詩班助理的服事中學到合作的力量與重要。有默契的一起服事使我們能有效率把該解決的問題解決。最令我難忘的一幕就是當我聽到所有少年終於合在一起唱的歌聲。在那當下,我感到一股強烈的共鳴,歌詞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弦。很感謝神能有這樣服事的機會!

第十六屆 楊芸霏


  這裡的人都一樣,都是約書亞少年,都是自學生,但是每個人在這裡都經歷了不同的恩典,感動。我在台下看著台上的各位,過了兩年,再次回到了約書亞少年營,還是一樣的場景,只是不同人罷了。這件事情那麼相像,但時間卻又距離遙遠。看到一個個畢業生開始戴上領巾,上台講感言,感覺就像是在平行時空中再次參加了自己的畢業典禮。

第十六屆 陳愛欣


  每次參加營會都會有不同的學習與挑戰,隨著參加的次數變多,服事感覺也隨之變重。營會前受老師邀請帶領最後一天的晨禱,收到通知的當下我真得傻住 ,一度想假裝沒看到…。我很不喜歡在別人面前表現,特別是唱歌和講話,所以很怕我服事時的心態、出發點是不正確的;預備晨禱時我一直不斷地禱告,努力嘗試與上帝對焦,把焦點定睛在他身上。晨禱前一晚,雖然還是有些緊張 ,但透過禱告和其他少年的提醒及鼓勵,我心裡感覺更多的是平安;感謝上帝 ,很神奇的,我晨禱當天完全沒有在意別人,做到了認真且專注得敬拜,雖然當天喉嚨狀態不是很好,有些破音,但讓我驚訝得是我並沒有想像中得在意(換做平常我應該會很懊惱)。這應該是這次在營會中經歷最深刻得一件事。

第十五屆 陳諾


  在夏成老師的課程中,小組討論是另一個讓我收穫滿滿的環節。透過和其他同學交流,我發現大家在信仰路上都有各自的掙扎,但彼此的鼓勵和代禱讓我感到莫大的支持。有人分享了如何靠禱告克服學校生活中的壓力,有人分享自己在自學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難,這成為了大家的共鳴,也讓我學習將困難交託給神,而不是一味地煩惱或逃避。

第十五屆 傅允晨


  這次營會來了很多15屆的少年,都是我以前很好的朋友。因為好幾年沒有見面,所以這讓我把幼稚的心態帶了出來。雖然我很開心那兩天有辦法好好跟他們聊天、好好知道他們的生活,可以再創新的回憶,但這不是一個理由或是藉口,讓我表現出那三天的樣子。我很感謝有幾位少年在聯誼時跑來告訴我做錯的地方,我知道他們這樣跟我說對他們來說可能不容易,但我是真的很欣慰他們願意鼓起勇氣來告訴我,我才可以知道我需要改變的地方。

第十五屆 黃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