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ㄟ歌

–張砡綾–

  自有記憶以來,每當衣褲尺寸不對或書包破掉時,媽媽總說:去找阿嬤,她會幫妳修好。「阿嬤,妳怎麼那麼會修東西?」

  1946年阿嬤生於台南縣某小村,村人多從事紡織業,因父親臥病在床,阿嬤身為長女,一手支撐家裡經濟,13歲起在紡織廠做童工。阿嬤聰明又勤奮,不到兩年升職領班,直到17歲。那四年,阿嬤住在叔叔家,一早到工廠上班,晚上趕回去煮飯做家事,照顧三個堂弟妹和懷孕的嬸嬸,甚至請假一個月幫嬸嬸坐月子。即使阿嬤像傭人般住在叔叔家,卑微地度過少女時光,仍迎頭向前走。因為環境改變了她,讓她始終秉持著「遇到,就去面對,去想辦法解決」的態度。離開工廠後,她用一筆積蓄租了間小店,開一間為人量身設計和縫製衣服的工作室。阿嬤從沒正式學打版,向來都是自己摸索、自學。後來收入不夠穩定,重回紡織廠,直到24歲——結婚的那年。

  阿公阿嬤小時候是鄰居,雙方長輩不知何時就已定了這樁婚事,兩個年輕人沒有選擇,就這樣結了婚,一起搬到台北打拚。阿公阿嬤的家境都不好,但身為長子和長女,他們以身作則扛起了對家裡和九個弟妹的經濟責任。  

  今年是2020年,距離1946年已超過一甲子。身為孫女的我,好奇挖掘阿嬤那藏在老靈魂中的記憶。透過阿嬤的眼睛,我穿越到古早的台南,陪她重憶年輕而艱苦的日子,並傾聽她在第二個家鄉——台北的故事。

  婚後,阿公阿嬤來到台北,透過鄉親介紹,阿嬤到成衣廠擔任技術指導。後來四個小孩陸續出生,為了兼顧家庭,阿嬤在家接案訂做服裝。身為長女的我母親說,她從沒看過阿嬤停下工作,就連懷孕時也是。阿嬤仍拿剪刀裁布,腳踏縫紉機,日以繼夜地工作,想讓家鄉的弟妹受好的教育,將來擺脫貧窮。

  十幾年後,阿公阿嬤拿出所有的積蓄,開了一間布行。可是,好景不常,經歷十個年頭,台灣紡織業沒落,布行也收起來了。幸運的是,阿嬤的大堂哥投資房地產,阿嬤以部分積蓄跟著轉投資,趕上了一波高峰。阿嬤跟我說,「有付出就有回報,我都沒有跟弟妹計較。感恩老天幫忙,讓堂哥那麼照顧我,退休了還有錢可以生活。人生就是這樣啊,兒女平安長大,我也很知足了……」

  現在,看著眼前的阿嬤,我找到問題的答案。這個孝順的女兒,為了養大弟妹,在青春歲月受盡苦難。然而,她有一顆堅毅的心,不自艾自憐,奮力爭取每一個工作機會。想到這裡,我似乎理解了阿嬤平時捐助公益的習慣,因為自己是苦過來的,她知道,即使無意間伸出小小的援手,都可能改變一個人的生命。我對著阿嬤笑了,她是個好大方的人,接納生命中的酸甜苦辣,幫助別人,直至今日。她努力了大半輩子,確實為家裡帶來改變,也把一生所秉持的信念深刻地烙印在我們心中。

  歷史是什麼?有時,我覺得每個人都是活生生的歷史。我們通常以大格局來看歷史,卻很少細細聆聽大時代裡小人物的生命曲調。這回,讓我按下播放鍵,聆聽阿嬤和她那個時代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