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是多教少管

— 廖年明 —

  神所喜愛的祂必管教,孩子是父母所寶愛,所以也必管教,然而管教的真義是甚麼,管教的原則是甚麼,管教的時機是甚麼,卻很少人告訴我們,大部分的新手父母都在嚐試錯誤中學習,然而孩子心靈成長中的每一道刻痕卻是難以磨滅,身為父母我們不能不小心,所以我想談談我對管教的體悟。

  基本上管教像抗生素,可以收速效卻有百般後遺症,可以用卻要少用,抗生素可以快速治病卻破壞人體免疫系統,管教亦然.管教會傷了孩子的志氣,讓他失去生活的熱情,也對自己失去信心,同時也破壞了親子之間的信賴性,孩子不再表達她的感受及想法,父母只感覺孩子越來越來叛逆卻不知從何下手,尤有甚者孩子為了封住憤怒感覺,心理防衛機制會開始不再感覺自己的感覺,同時他也開始對他人頓感,不能同理他人感覺與情緒,造成社會適應困難,除此孩子也在父母身上習得管教行為模式,對人缺乏尊重,動不動說燈不點不亮,想管教那些讓他生氣的人,當然配偶也是他的管教對象之一,有此可見管教後遺症之烈,為父母者豈能不慎乎?

    管教的目的是希望孩子知錯同時改正態度與行為,所以透過輔導面談就能達成目的其實不用大動干戈,在學習的項目上未能達到要求的,我也盡量以鼓勵代替逞罰,畢竟孩子的適性我不全然了解,孩子的興趣性向我也不盡瞭解,只怕用力過度成就了父母的面子曲扭了孩子的發展,孩子的情緒表達方式偶而會用指責攻擊的方式,適時的制止是必要的,避免傷害擴大,然後父母可以與他對談,教導她如何表達自己的需要及情緒,這也是我常提醒孩子的,你可以有情緒但是你可以選擇不去傷害及破壞,我覺得引導孩子去感覺,去思考,自己去做決定是一個極佳的方法,還記得有一次孩子說謊,當我以堅定而溫和的看著孩子,孩子就哭了,其實父母的眼神是有影響力的,孩子可以從父母的眼神讀取許多訊息,當我以不帶批判的眼神看著孩子,孩子便受到良心的責備,我只輕聲的告訴他,當他這麼做傷了我的心,我感覺難過,我發現孩子比我還難過,接下來我提供選擇,告訴孩子父母是可以商量的,他可以選擇商量而不是用說謊的方式,我可以確信孩子已瞭解誠實是最佳對策,至於逞罰只是象徵性的,因為我相信孩子的改過是因為他找到更好的方法而不是恐懼逞罰。

  小孩有時非常健忘,忘東忘西讓人感到生氣,然而當我回想自己的成長過程不也是一樣跌跌撞撞,成績單的評語總少不了粗心兩個字,我的姊妹更慘她的媽媽常要帶著她回天母總站找飯盒,然而現在她卻是別人眼中才徳的婦人,孩子心中的好媽媽,所以有許多小地方我選擇用更大的寬容與接納,還記得老二掉了手機他非常擔心爸爸會生氣,我告訴他手機掉了我會心疼,然而我不會去責備他,因為我也曾掉了一張一萬五千元的支票,重要的是找出掉的原因,從此不再發生,也因為我將心比心,用同樣標準看待自己與孩子,所以我與孩子有更好的親密性。

   神給人自由是因為有真正的自由才有真正的成長,如果要比循規蹈矩,監獄中的刑犯恐怕都可以當選模範生,每天按時起床,刷牙洗臉做早操,然而這不代表真正的悔改與覺知,我期待每個生命有自主性,而不是活在律法中,我相信愛可以使人完全,父母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多談少教,多教少管,不要動不動就警告說教,而是多跟孩子聊一聊,不要動不動就逞罰孩子,我相信孩子會變得更自愛自重,因為他是被愛、被接納,證明他是值得被愛的,所以孩子就會自愛自重。我以為只要父母與孩子心聯心,父母的憂傷就會是孩子的憂傷,所以孩子不會去做讓父母憂傷心的事,所以我看重的是我與孩子的關係,而不是孩子要能背誦我的教條。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然而我們卻無意間折傷了孩子;我們只是把自己生命未完成的焦慮、匱乏、憤怒用一種很粗暴的方式加諸於孩子,美其名叫教育。願神賜與我們警醒的靈,光照我們錯誤的管教模式,以心靈誠實敬拜來到神的面前,讓這些傷痕得醫治,成全了自己也成就了孩子,阿門!